欢迎光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官网!
下载中心 收藏证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苑荟萃 > 艺苑精英
30 16 / 05
杨宏举:拾金不昧展艺德
来源:原创    浏览数:1568

    走进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下段的“宏举皮艺”店,琳琅满目的皮具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在这家店里,吸引人们眼球的不止是这些皮具,还有挂在皮具当中的一面“拾金不昧”的锦旗。店铺老板杨宏举说,这是一位在他店铺里丢失过钱包的顾客赠送的。
    不久前,从北京到丽江旅游的一个男子一时大意,将装有近万元元现金、银行卡和重要证件的钱包遗失在杨宏举的店里。杨宏举捡到这个钱包之后,立马开始寻找失主。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顺利将钱包完好地送还给失主。钱包失而复得让失主倍感欣喜,在离开丽江之前,他来到杨宏举的皮艺店送上了一块锦旗,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回到北京之后的失主经常还向杨宏举发来问候与祝福的短信。
    当社会用“最美”冠予各种美德时,其实最朴实的品质就在我们身边,杨鹏举拾金不昧的这则美谈,在丽江古城街头流传甚广。然而这其实只是杨宏举众多拾金不昧善举当中微不足道的一件。杨宏举在丽江古城开店已经多年,经常会有顾客把手机、钱包等落在店里,但他都会帮顾客好好保存着,或者等着顾客来寻找,或者通过各种方式主动联系顾客,把东西交还给失主。杨宏举说,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而做人,最起码的就是“品德”。
然而,杨宏举能在丽江古城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并不仅仅依靠人人称赞的好人品。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身精湛的老皮革工艺品制作本领。2013年8月,杨宏举的皮艺作品《将军战甲》在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七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中获得了金奖。这件战甲制作工艺考究,由头盔、甲袖、战袍和腰带四个部分组成,重达40斤,从最初构想到完成耗时多年,凝聚了杨宏举太多的心血。
    谈到制作这套战甲的初衷,杨宏举激动地说:“是丽江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今天获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丽江这片文化热土。我把这件战甲制作出来,是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更多的人去欣赏它,通过它让外界了解丽江的皮革工艺和文化。”
    2014年8月,杨宏举制作的皮艺作品《马锅头服饰》又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八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金奖。此外,他还连续两年被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和古城区大研镇政府七一街道办事处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杨宏举生在丽江,长在丽江。1978年他初中毕业后,就拜当地德高望重的一位民间民族服装老手工艺人为师,开始跟着师傅走街串巷,学习白族和纳西族服饰制作工艺。通过一年多的勤奋学习,他不仅学会了白族、纳西族等服饰的设计制作,对服饰文化所蕴含的风土民情也更加了解。30多年来,杨宏举在皮革制作工艺这条路上探求着、摸索着,从没停下过脚步,他在皮革行业里边经营制作皮革制品,边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在丽江古城内的店面里,杨宏举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研制出一件件精美的皮革制品。
    如今,从事几十年皮艺加工制作的他,已经是业内资深的艺人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把手艺传承下去,让丽江的传统皮革工艺发扬光大,他还希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让丽江更多的手工皮艺产品走出去。“我的手工皮具,在外地很受欢迎,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来这里订货,就连台湾都有销售我手工艺品的店”。他还希望进一步挖掘人类最古老的皮制品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充分展现皮革文化的历史及魅力,打造纳西皮革优秀的文化品牌,体现皮革文化内涵和精髓。
首 页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16-2017 滇备案:滇ICP备19007689号-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