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官网!
下载中心 收藏证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28 17 / 03
陶器装饰技法浅谈
来源:原创    浏览数:256

装饰是制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粘土、釉色和烧制带来的变化,使陶器产生了奥妙无穷的效果。古代留下来的最精湛的陶艺典范,之所以永远给人们美的享受,就在于人类祖先创造了表达美的一种陶艺技法语言。现代陶艺的装饰技法应建立在学习传统技法和借鉴世界其它装饰技法的基础之上,当今陶艺装饰技法已相当丰富。现就一些常见的装饰技法进行浅谈。

 

、陶土表面肌理的自然变化

 

(一)粘土本身的变化

1、粘土在受到挤、压、拍打、撕裂等时,原本光滑的表面,便会顺着受力的方向,产生粗细、长短不等的纹理,这种因受压而创造出的纹理,若是运用得当,便可以成为很有特色的装饰。

2、作品的坯体在其半干时,于适当部位打磨光滑,便会形成粗糙与细致的两种肌理感。  

(二)添加物的变化

1、在不同种类的粘土中,添入各种适当成份、适当量比例的砂或是熟料(匣钵粉)等,可改变粘土原有的质感,形成较粗糙的肌理效果。

2、在粘土中加入可燃性物质,如:木屑、碎纸、稻壳等,而使用此种含有添加物的粘土所做成的器物,在素烧后,器表便会产生许多既自然又有趣的孔隙。若是将这些可燃性物质直接粘在器表,再入窑素烧,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表面肌理的人工变化

 

    当我们在创造一件作品时,主要考虑到的问题,便是该如何成形,如何使形体产生美感,如何在烧成之后仍能贴切的诠释出自己的创作意念等,而后,才是从我们所知道的素材中去选取适当的成形媒体。

这种以形为创作表现中心的观念,是一般造型设计的重点。因此,除了利用粘土本身的物质和因为受到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来做为成型时的装饰手法之外,我国历代的陶工,更是广泛的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体验中,汲取和总结了各种装饰手法。

(一)压印法

    这种装饰手法,和拓印、版画的效果颇为相似,古今陶艺作品上运用很多,陶艺家们常常借助其他物体的特殊形态,压印在坯体上,以制造坯体表面的肌理效果,通过肌理的偶然性、随机性,来再现陶艺家的创作意念。沟通和表现人们的相互间的审美趣味。

    压印法是通过媒介物转化到坯体上来形成肌理效果的,在现实生活中能转化形成肌理的媒介物是举不胜举的,如自然界中各具特色的老树干、叶脉  、枝丫、或粗糙的石头面等;日常生活中如竹帘、麻布、绳子、原子笔等。在远古时期,先民就以绳纹、布纹、席纹、指甲纹、网纹等来装饰彩陶的肌理效果,构成了彩陶艺术中最为绚丽多彩的装饰纹样。

    压印的装饰手法变化无穷。主要借助于指甲、手指尖、陶针、木刀、滚子、绳子、石膏印模,以及用帆布、麻布、坚果壳、果核、树叶、树皮等各种物品压印产生不同的肌理。

(二)粘贴法

这种装饰手法是在陶艺制作成型时,最为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除了可以修正陶艺作品上的比例缺陷外,还可以借着粘贴在坯体表面上的土片、泥条等装饰,增加肌理上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富趣味和变化。但粘贴在坯体上的饰物,一定要牢固,以防烧成后脱落,至于所粘贴的饰物,也因作者创作意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

1、依作者心中所需的形象,用手将粘土搓、压、捏、塑成长、短、细、圆片状或小动物状等纹饰元素,再将它们粘贴在坯体表面上作为装饰。

2、用模具压出各种纹饰,然后再将这些压好的纹饰泥片粘贴到坯体的适当位置以构成装饰(注:模具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泥料做出纹饰的原型,然后在上面浇注石膏得到模具;另一种是直接在石膏板上雕刻出阴纹纹饰)。

3、用金属塑刀在泥板上雕出各种纹饰,然后将纹饰泥片在可塑性状态下粘贴到陶艺坯体的表面。

(三)雕刻法

    粘贴式装饰手法,虽然也用雕刻语言,但它是在平整的坯体上制造出立体性效果,而雕刻式装饰手法,则是在原本光滑的坯体表面上进行的,它类似于现代画像砖中的阴刻手法,常用的雕刻手法有如下几种:

1、刻绘:用竹刀、铁片或篦状等工具,在半干的坯体表面上,按作者的创作意图,刻画出深浅不一的线条或块面作装饰;对于较规整的纹样,则可用铅笔或竹针在坯体表面上轻轻钩画出来,然后再将纹样之间及周围不要的部分加以剔除。

2、浮雕:在较厚的坯体上,先画好图案纹样,然后依据纹样的形态,考虑纹样的高低层次如何划分及处理,之后用金属塑刀按顺序雕刻出凹凸多变的浮雕纹饰。

3、透刻:这种装饰手法,即是将坯体加以镂空的手法。采用这种手  法,一般是在坯体处于半干的状态下进行。在开始镂空前,要有清晰的镂空图案及镂空所需用的工具,因为坯体一旦镂空后便无法改变其创意。镂空所用的工具一般用较尖锐的金属塑刀,或用手术刀、裁纸刀等工具代替,注意镂空的各种纹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坯体破裂。

(四)镶嵌法

这种装饰方法,我国古代工艺品上早已有之,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等常用此法进行装饰,在现代陶艺作品上也是装饰方法之一。它是用笔在半干的坯体上,钩出装饰纹饰,然后用工具剔去纹饰部分,形成凹纹,之后在凹纹内填入相同材质不同色泽的泥料,再用板刮掉多余的泥料,并将其压光即成。

作者简介:

滕永全,19784月出生于红河州建水县。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建水“永全陶居”主创。现为陶瓷工艺师(国家二级技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擅长制壶,作品曾多次获得省级、州级大奖。

 

首 页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16-2017 滇备案:滇ICP备19007689号-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