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官网!
下载中心 收藏证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苑荟萃 > 艺苑精英
07 16 / 11
闭门潜研,终成大器 ——熊小勇和他的建水广惠源陶艺馆
来源:原创    浏览数:2001



                                   

走进建水广惠源陶艺馆纯属偶然,但就是这一次偶然,让我既惊叹于其紫陶作品的精美独特,又惊叹于创办人熊小勇的惊人毅力和对紫陶梦的执着追求。

 

与陶结缘——初识建水陶,结下不解缘

 

籍贯四川渠县的熊小勇,全家以从事印刷业为主。1995年,他来到云南,先后在个旧大屯、建水县城开办印刷厂,他兴办的建水文华印刷厂现在仍在经营。

 

2011年初的一天,他偶然听一位朋友提到做建水紫陶前景不错,立即触动了他作为商人的敏感神经。他立马赶赴建水碗窑村,在一家陶艺店里挑选了两把紫陶壶。这两把器型优美端庄、装饰简洁精美的紫陶壶令他爱不释手。通过对建水紫陶进一步的了解,他深深被建水紫陶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工艺所成就的精湛品质震撼。他笃信,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迸发着无穷魅力的建水紫陶,定能赢得市场青睐。于是,他果断投入30多万元,并将价值200多万元的位于建水县城阜安路64号的商住房投入紫陶生产,起名“广惠源陶艺馆”,取“广聚贤惠之人,承扬名陶技艺”之意。

 

立志创新——初探制陶艺,立下创新志

 

20117月,广惠源陶艺馆正式投入生产。起初没有制陶技艺,他“三顾茅庐”,多次到建水碗窑村聘请制陶师傅。在制陶师傅的教授下,他认真学习领悟,丝毫不敢懈怠。但由于对泥性了解不透,制陶技艺不到家,很多坯体入窑一烧就破裂。在起初7个月的制陶实践中,工钱、泥料等加起来,他共交了30多万元的“学费”。

 

2012年,广惠源陶艺馆能正常生产紫陶作品了。但介入行业晚、市场竞争激烈,是广惠源陶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明白,要在紫陶行业生存立足,唯有克服自己的短板,走创新之路。他发现,建水紫陶多以小件作品为主,因为建水紫陶泥料细腻,在湿润情况下可塑性较弱,所以器型越大,对拉坯技艺要求越高,如坯拉不好,一进炉烧就会炸裂,导致很多制陶师傅对大件拉坯望而却步。熊小勇天生就有自信、不服输和敢于迎难而上的倔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普通人难以做成的事情。他意识到,要成功制作大件紫陶作品,必须先深入了解紫陶原料的泥性,在泥料配方、拉坯接体、刻填装饰等制作工艺上取得突破。经过一番艰苦研究、实践,2012年下半年,他终于成功烧制出多件大体量紫陶作品,并选送其中11件参加2012年云南文博会上的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六届“工美杯”精品评选,有2件获金奖,2件获铜奖,4件获优秀奖。

 

闭门潜研——初尝成功果,闭门再深研

 

熊小勇并没有因为作品获大奖而沾沾自喜。他深知,紫陶制作工艺博大精深,制陶永远是学无止境的过程。他没有急于把自己的紫陶作品推向市场。参展回来,他就离开建水,前往广东佛山、四川荣昌考察学习,以借他山之石,采众家之长,广学各地工艺,传承和发扬光大建水紫陶工艺。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泥料与建水紫陶泥料不同,建水紫陶在制陶过程中要完全过滤掉原料砂粒,使泥料干净细腻,质腻若脂。建水紫陶原料的这种泥性,虽可塑性不如含砂泥料强,但成就了建水紫陶可在器表作细微雕刻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既能制作大件作品,又能传承特殊工艺。于是,他对进一步加大从事建水紫陶行业的信心倍升。考察学习回建水后,他忍受寂寞和孤独,闭门潜心钻研制陶的每一道工艺,特别是在泥料配方和拉坯接体方面。他陆续烧制成功上百件紫陶作品,朋友们建议他将这些作品推向市场,以回笼一些资金,但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他要创造让人更惊喜的大件紫陶作品。

 

终成大器——工夫不负望,终成大型器

 

2013年初,他认识了原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的拉坯师傅张福顺。恰巧张福顺也在思考建水紫陶的创新与突破,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致力于大件紫陶作品制作。当时,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勇气,共同拉坯制作6件高均在85cm以上、直径均在78cm以上的大件紫陶作品,其中烧制成功5件。这次成功,进一步提振了他创作大件作品的信心。同年,为进一步集汇各地制陶工艺,他再次外出考察学习。这次他去的是河南登封。考察回来后,2014年,他综合各地工艺,制作了1对大缸、4只花瓶,全部烧制成功。这时候,他对做陶实现了思想上的一次蜕变——由原来纯粹以商业为目的的做陶,提升为真正爱上了做陶,并很享受做陶这个过程。

 

2015年,他报送紫陶作品参加2015年云南文博会上的云南工艺美术第九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他制作的高85cm、直径100cm的《紫陶风水大缸》获金奖,直径60cm的《紫陶大盘》获铜奖。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对他的紫陶作品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张化忠会长也夸赞说“从未见过这么精美、这么大件的紫陶作品。”

 

20159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荐他去江苏常州参加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二期工艺美术行业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培训”。通过参加培训,他收获颇多。培训一结束,他就前往江苏宜兴考察紫砂陶制作工艺,后又马不停蹄奔赴河南考察学习钧窑、汝窑、登封窑制作工艺。考察中,他发现,宜兴的紫砂矿泥很好,但紫砂作品仍以小件为主,大件作品很少有人制作生产。原因同样是拉坯难、容易烧坏。他想到建水紫陶能够成功制作出大件作品,自信也一定能制作出精美的大件紫砂作品,于是,他花费三万多元人民币买回300斤紫砂矿泥。他同时拉坏制作了1个高0.91米、口径1.25米的紫砂大缸和1个高1.01米、口径1.3米的紫陶大缸,2个大缸经过拉坯、修坯、装饰、刻填等工序后,其中紫陶大缸现已烧制成功,紫砂大缸正待机入炉烧制。这两口大缸大气雄浑,端庄典雅,形制磊荡;装饰精美简练,大气者容江河丘壑,精细者见纤毫精构;文刻者可见诗词曲赋翰逸神飞,物饰者可赏菊兰荷梅神韵盎然,刷新了紫砂、紫陶大件作品纪录。

 

    为寻求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与突破,熊小勇致力于建水紫陶泥料配方、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的倾心研究和探索,经过长达5年的闭门研究、实践和创新,其对泥性、烧制温度等了如指掌,随便拿起一件紫陶作品,他都能说出大致的泥料配方和烧制温度。他制作的作品,一件件地刷新了建水紫陶大件器皿的纪录,他把他的梦想放飞在了一件件他精心制作的紫陶作品里。

首 页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16-2017 滇备案:滇ICP备19007689号-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