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16 /
06
陈荣杰:彩嵌工艺醉春城
来源:原创 浏览数:2137
陈荣杰,艺名陈冰,1972年7月出生于昆明。现为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昆明市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嵌工艺画)代表性传承人,昆明彩艺沙龙创意工作室主创。
彩嵌工艺画起源于元朝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彩嵌工艺画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以金属丝和天然彩石、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纯手工制做出各种图案的装饰画,在明清时期曾一度作为贡品为皇室贵族所有。在工艺上,彩嵌工艺画借鉴了传统景泰蓝的掐丝、点蓝、抛光等技法,但不再去烧制。它是一种平面板画,同传统的景泰蓝花瓶、瓷器等在制作工艺和外观效果等方面是不同的画种。彩嵌工艺画用金属丝作为图案的轮廓,用各种天然彩石(颗粒或粉末)为颜料,若采用特殊材料产生夜光效果,同一幅画在昼夜会呈现出两种不同视觉效果,具有双重装饰功能,可谓是一种珍稀的工艺美术品。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彩嵌工艺画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云南等地。作为彩嵌工艺画的传人,陈荣杰不仅掌握了传统制作工艺,而且不断地探索研发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他设计制作的彩嵌工艺画采用了景泰蓝的掐丝、点蓝等工艺,但免去了烧制、打磨等工序,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成品率,降低了成本,而且保留了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在题材上融入了云南的本土特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制作风格,并使其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
陈荣杰不仅仅是一个彩嵌工艺画传统艺术的传承人,更是一位创新者。2009年,他创建了昆明彩艺沙龙创意工作室,深入研究和制作彩嵌工艺作品。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不但制作平面的彩嵌装饰画,还结合云南本土的黑陶和地方陶创作出了许多陶艺精品,并通过不断创新材料制作出了夜光装饰产品,为云南工艺美术界带来了新的工艺突破和创新。
2012年5月,彩嵌工艺画被列入昆明市官渡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陈荣杰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嵌工艺画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月,他设计制作的作品获第三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银奖;2014年1月,获第四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金奖;2015年2月,在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举办的“春城文化节”中,其作品获得工艺美术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