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刺绣知识产权
·杨成秀 南华县民族手工刺绣协会会长·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好历经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及“申遗”的影响力,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民族刺绣也是传统文化保护的一部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民族刺绣的认识已经从传承与保护为主的方式逐渐发展转变成向外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民族刺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就开始变得日益严峻了,现在我就以这一主题跟大家一起探讨我们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
由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在商标策略上通常采取的是产品跟进策略,即产品和市场开拓到哪里,商标才开始在哪个国家或者地区注册。经常是等自己意识到商标注册问题时,自己的商标已被他人抢注从而陷入被动的僵局,如:“五粮液”商标在韩国被抢注、“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康佳”商标在美国被抢注、“海信”商标在德国被抢注、“科龙”商标在新加坡被抢注等。为了这些商标的归属权,企业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倒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近几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原产地保护产品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内外的商标抢注危机,诸如“青岛啤酒”、“竹叶青”、“阿诗玛”、“云烟”、“蝴蝶泉”等都未能幸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中国商标已进入抢注的高峰期,随着中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类似商标抢注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但这种残酷的现实还没有引起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2014年中国在海外注册的商标不超过数百个,而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却超过几万个!国际上有一批境外商标注册公司蓄意抢注中国企业的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如加拿大就有“老字号商标转让公司”,专门抢注中国的老字号商标,以“天津麻花”商标抢注案最为典型。商标一旦被抢注成功,中国企业只有向抢注人购买商标使用权,或者放弃在该国的商品销售。被境外抢注的商标中,“五粮液”集团就为夺回商标的归属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淡出,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娴熟地运用知识产权壁垒垄断市场,阻挡中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多见,外国企业多是将中国企业比较有价值的商标抢先注册,以此来制造商标纠纷,作为阻击或者延缓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该国市场的利器。这类情况解决起来更困难、代价更高、时间更长,更需要严加防范。西门子阻碍海信和厦门东林的产品在德国市场经销的案例就属于此类。当民族品牌在海外受到侵权时,因诉讼成本高,语言和法律专业知识欠缺,大多企业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往往丧失了品牌自主权和市场先机,因此保护好中国民族企业和品牌产品的商标权、专利权、版权才能让中国民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目前,我国也有大部分企业娴熟地运用了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以贵州省的百灵药业、神奇集团和益佰制药为例:三家企业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超过350件,已获授权的专利超过200件。专利保护,给企业带来了垄断性利润,反过来也激励了企业的科研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民族品牌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民营经济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刺绣是通过特定的针法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提倡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民族刺绣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冲突日渐凸显。民族刺绣产业应加以商标、专利、版权的保护,依靠政府、协会、市场推广平台等形式,结合民间社会组织力量,大胆创新发展传统的民族工艺刺绣。近期南华县刺绣协会在科技局的带领下与鼎宏集团展开了我们的合作,合作初期我们就商标和专利的事项开展了保护,我们的产品在各个乡镇、县级、州级、省外和旅游景点都有销售,甚至还有国外的代购也跟我们有合作,在这个时候鼎宏集团就我们民族刺绣的发展帮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涉及到商标、版权、专利甚至互联网的诸多领域,指导我们在发展自己自创品牌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他人侵害,我们应该吸取已有的教训,在发展我们民族手工艺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知识产权,做到真正的发展和延续!